長久以來,教科書上一直記載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致於到現在很多人仍以為哥倫布是第一位發現美洲的西方人。事實上,來自北歐的維京人早在 11 世紀初就來到美洲的東北角,也就是現今加拿大的紐芬蘭(Newfoundland)一帶,比他還早了五百年。
根據冰島史詩(Saga)記載,維京人於西元 860 年首度發現冰島,十幾年之後,開始有人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前往冰島屯墾定居。西元 960年,有個挪威人因為過失殺人遭到流放,帶著家人移居冰島。22 年後,他的兒子紅鬍子艾瑞克(Erik the Red)竟步上父親後塵,也犯下過失殺人罪,被判處放逐之刑,必須離開冰島三年。
艾瑞克獨自駕船往西航行,打算尋找傳說中的神祕陸地。他歷經了驚濤海浪,最後果真抵達未知的陸地,雖然盡是冰天雪地,但他還是在南端峽灣處發現一片草原,便在此落腳下來。
三年刑期結束後,他駕船回到冰島,決定帶著家人移居到這個新天地。不過要在那裏落地生根,必須有更多居民形成聚落才行,因此他故意將那地方取名為格陵蘭 (Greenland),以綠意盎然的意象吸引人們一起前往。
艾瑞克的宣傳伎倆奏效,第一批共有 25 艘船出發前往格陵蘭,不過最後只有 14 艘平安抵達。即便如此,由於冰島持續多年的饑荒,許多人仍願意冒險尋求生路,最終在格陵蘭建立起多達五千人的殖民地。
西元 986 年,一個往返冰島與格陵蘭的商人畢亞尼(Bjarni)到了殖民地後,告訴人們他在航行中途遭逢一場暴風雨,漂流到南方一個不為人知的島,島上盡是茂密的森林,與北國地貌大不相同,不過他並未深入一探究竟,待天氣好轉就趕緊繼續航行來格陵蘭。
這個島雖然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格陵蘭的居民才來殖民一年多,百廢待興,實在沒有心力再度出航探險。何況誰知這商人所說是真是假,會不會就像當初紅鬍子艾瑞克那樣對格陵蘭誇大其辭?
十幾年後,紅鬍子艾瑞克的兒子艾瑞克森 (Leif Erikson) 已經二十幾歲,決定尋找這個林木蔥鬱的地方。他帶著一批人出海,循著畢亞尼所說的航線往南航行,中途停靠兩個島嶼後,果真來到一個綠草如茵、河流蜿蜒的地方,只見河中鮭魚洄游,樹上還攀掛著葡萄藤蔓。艾瑞克森將在地命名為文蘭 (Vinland,一說 vin 代表葡萄藤蔓 vine,一說 vin 在古挪威話指的是自然的草原),此過完冬季才帶隊返回格陵蘭。
艾瑞克森回到格陵蘭後,向村民描述這個豐饒之地,許多人聽了非常嚮往,陸續前往文蘭開墾定居。不料當地土著不時就會來侵襲,他們不堪其擾,在文蘭待沒幾年就決定放棄,搬回格陵蘭了。
文蘭位於何處?這些只是冰島史詩的記載,怎麼確定真有其事?這個疑問直到 1960 年代終於獲得確認。
考古學家在紐芬蘭北端的蘭塞奧茲草原 (L’Anse aux Meadows) 發現維京人的遺址,經碳 14 測定法分析,大約是建於 11 世紀初,恰好符合史詩記載中的年代,因此文蘭應該就是蘭塞奧茲草原。這也意謂著維京人一千年前就定居美洲,比哥倫布 1492 年發現美洲還早五百年。
不過既然維京人都能在冰天雪地的格陵蘭殖民,為什麼並未大舉移民到條件更好的紐芬蘭?史詩所記載的不堪土著侵襲,很可能就是主要原因。格陵蘭的經濟與人數都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殖民行動,先行到紐芬蘭的維京人不到百人,當時又還沒有槍砲,在武力上並沒有優勢,無法與印地安人抗衡,撐不了幾年就黯然撤退了。
由於維京人待的時間很短,並未留下太多文物,加上碳 14 測定法又有誤差,考古學家無法確知維京人移居蘭塞奧茲草原的確實年分。不過最近科學家竟然宣告已經有了答案,而且精確到就是在西元 1021年,恰恰距今一千年整。他們怎麼知道的?這背後的原理與推算的方法還蠻有趣的,我們下一篇再來介紹。
- 資料來源:
- 標題圖片:維京長船。圖片來源:路透社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