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強烈的太陽風襲擊地球,產生等級最高的G5級地磁風暴(上次是在2003年),原本只有在南、北極圈附近才能看見的極光,也出現在中高緯度的地區,例如倫敦、多倫多、舊金山、紐西蘭的奧克蘭等地的民眾都目睹這難得一見的絢麗景象,紛紛拍照上傳。
極光是因為太陽表面發生劇烈閃焰,射出高能的帶電粒子抵達地球後,被地球磁場導引至地磁的兩極,撞擊高層大氣中的氮、氧原子,它們的電子被激發到較高能階,再回到原來的能階時所釋出的能量,便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極光的起因自古以來便有很多猜測,包括伽利略、富蘭克林、道爾吞、法拉第、……等科學家都曾提出解釋,但皆不正確或不完整。直到1908年,挪威科學家伯克蘭(Kristian Birkeland)推測極光是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與地球磁場的交互作用所致,才符合極光的大致成因(當時還沒有電子能階的概念)。不過由於無法獲得實驗證實,他的主張一直備受爭議,未能獲得普遍認同,最後證實這個理論的人就是費曼的妹妹喬安.費曼(Joan Feynman,以下就以喬安稱之,好和理查.費曼區分)。
喬安出生於1927年3月31日,比費曼小9歲。喬安5歲時,就充當費曼在家中做實驗的助手。幼小的喬安得站在箱子上才搆得著儀器,聽費曼的指示切換開關,偶而還會被電到。
費曼不是只會使喚妹妹,他不時還機會教育,告訴喬安各種知識,例如她的身體和家中的狗、鬆餅機都同樣是由原子構成,甚至教她畢氏定理。仍懵懵懂懂的喬安當然不懂什麼是平方,但她覺得費曼像在念一首詩,於是也跟著琅琅上口。
有一天夜裡,費曼把已熟睡的喬安叫醒,帶著她走出門外,穿過街道,來到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指著北方夜空的奇景給她看。那是紐約難得一見的極光,小喬安驚異地望著天際朦朧閃爍的光幕,聽見哥哥說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彷彿開啟了探索科學的心靈,決定長大後就要研究極光。
八歲那年,喬安跟全家宣布自己將來要當科學家,誰知年輕時還曾為爭取女性投票權而上街遊行的媽媽竟然堅決反對。她告誡喬安:「女性沒辦法搞科學,因為女性的大腦不可能完全搞懂。」喬安當下趴在沙發上大哭,她日後回想當時的內心衝擊與影響:「對一個小女孩而言,被告知她的畢生夢想是不可能的,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從此我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
直到喬安14歲生日那天,費曼送她一本天文學的大學教科書做為生日禮物,裡面的一張圖改變了她的一生。那是標示出「夫朗和斐線」(恆星的光從內部穿過大氣層時,某些波長的光被不同元素吸收,而在光譜上便形成暗線)的恆星光譜,上面寫著女性天文學家佩恩(Cecilia Payne)據此發現恆星的元素豐度。
對喬安而言,瑪麗.居禮猶如神話般的存在,是凡人無法企及的特例。但佩恩與自己相差不過27歲,仍是活躍於當代的鮮活人物,不但證明女性也能成為科學家,甚至足以被寫入教科書中。她因此恢復自信,從大學到研究所,一路往物理學發展,終於在1958年取得物理博士學位。(佩恩的生日是5月10日,費曼的生日則是5月11日,兩位改變喬安一生的人出生日期剛好相鄰,真是巧合。)
然而當時女性仍無法與男性平起平坐,喬安雖有博士學位,卻找不到有保障的研究工作。在女性就應該相夫教子的社會壓力下(她念研究所時,還為了配合做人類學研究的先生,而休學一年和他一同前往瓜地馬拉),已有兩個小孩的喬安不得不認命當個家庭主婦。但有志難伸的喬安卻越來越憂鬱,最後還得去看心理醫生。
在心理醫生的鼓勵下,她再度嘗試求職,終於在196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台提供的一份兼職研究工作。她興奮的告訴哥哥費曼這個好消息,同時跟他約法三章:「宇宙所有領域你都可以研究,但唯獨極光要歸我。」多年以後,有機構委請費曼研究極光,他認真回覆對方不行,除非他妹妹喬安同意。
1963 年,喬安丈夫的新工作在加州,她再度配合丈夫,放棄天文台的職務,跟著搬到加州。所幸她在NASA找到一份研究工作,負責研究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的交互作用。她不但做出許多重要貢獻,並在 1971 年發現可以用太陽風中所含的氦,來判斷以往難以察覺的「日冕物質噴射」現象。不料,第二年她就因為 NASA 經費刪減而遭到裁員。
喬安向當地猶太教會的拉比尋求協助,因為拉比之前曾運用人脈幫許多失業的學者找到工作。孰料拉比竟然反過來斥責她自私,要她安於當個家庭主婦。那天晚上她回到家後,拿出吸塵器來回吸了地板幾下,終於崩潰痛哭。她的兒子見狀也在一旁啜泣,喬安撫慰他後,試圖讓他理解:「我知道你希望我在家裡,但我要嘛當個兼職媽媽,否則就會變成整日發瘋的女人。」
幾個月後,喬安終於在大氣研究中心找到工作,並於1974年成為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第一位女性成員。隨後她根據探索者33號(Explorer 33)太空船所蒐集的資料,於1977年和同事發表論文,證實極光是太陽風的高能粒子受地球磁場引導,撞擊地球大氣層所致。極光正是她投入科學的源頭,如今她果真實現了幼時許下的誓言。
喬安之後又換了幾個不同單位,最後於1985年落腳在噴射推進實驗室,直到 2003年退休。退休前,NASA頒給她「傑出成就獎」,以表彰她在高能粒子方面的研究,對於太空船的防護設計有極大幫助。喬安在職業生涯後期,對太陽週期與地球氣候變遷的關聯也做出貢獻。
喬安的經歷不僅反映了那個時代女性科學家的艱辛,事實上也是婦女在追求夢想時,必須在職場與家庭之間拉扯的縮影。即使在講求兩性平權的現代社會,女性仍承受許多無形的壓力,尤其一旦身為母親,天性上總是對小孩有更多的牽掛與承擔,的確要付出更多才能掙得應有的肯定。趁今天母親節,再用喬安的故事向天下母親致敬。
按:關於喬安的部分,主要摘自我之前寫過的〈要當兼職媽媽或全職瘋女人?〉
參考資料:
- https://www.popsci.com/scitech/article/2002-04/my-mother-scientist/
- https://findingada.com/shop/a-passion-for-science-stories-of-discovery-and-invention/joan-feynman-from-auroras-to-anthropology/
-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0/science/joan-feynman-dead.html
- View of Impossible interview with Joan Feynman (1927-2020). Joan Feynman: from Richard’s sister to aurora scientist | Il Colle di Galileo (fupr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