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某一天,7歲的亨利·莫萊森(Henry G. Molaison)騎腳踏車時發生事故,自此不時發作癲癇。起初症狀還算輕微,但16歲後日益嚴重,發作時口吐白沫,全身劇烈抽搐,而且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他的父母曾帶著他四處求醫,試過各種療法都沒用,直到1953年被轉介到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德醫院(Hartford Hospital),那裏的神經外科醫生史考維爾(William Scoville)建議一個斬草除根的方法:切除異常放電的顳葉內側。
莫萊森與父母聽說可以徹底根治,都滿懷期待地答應了。於是1953年8月25日,莫萊森接受了腦部手術,位於顳葉內側的海馬迴、杏仁核和內嗅皮質絕大部分都被切除了。
就治療癲癇而言,手術成功了,莫萊森的確很少再受癲癇之苦。但是他也喪失了記憶的能力,再也記不住見過的人、說過的話、聽過的歌,所有新的體驗猶如朝露轉眼成空,什麼也沒留下。就連手術前11年的記憶也所剩無幾,從此他的人生就永遠停留在十六、七歲。
莫萊森的情況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注意,開始對他進行一系列的測試,並於1957年發表了第一份報告;為了顧及隱私,莫萊森的名字以代號H.M.取代。
報告描述手術後的H.M.無法記住新的事物,只要超過幾分鐘,或是轉移了注意力,他就忘得一乾二淨,毫無印象。因此即使已經來過很多次的心理學家出現在門口時,他都以為是初次見面。當然,他也不記得自己曾經重複做過無數次類似的實驗了;或許因為如此,他從不顯現厭煩,每次總是和善又有耐心地配合到底。
雖然無法形成新的陳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 泛指個人經驗或知識訊息),但H.M.卻能學會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指有固定程序的動作或技巧,如游泳、騎腳踏車)。例如要求他在紙上畫出鏡子中的圖形;要畫出鏡像的圖案本非易事,對他而言每天都是第一次畫,不記得之前的練習,應該更加困難,但久而久之,他還是越來越進步,證明程序記憶並不會遺忘。
此外,有些記憶也是會下意識地慢慢形成。例如H.M.的記憶雖然停留在二十歲以前,但他並不會對鏡中自己逐漸變老的臉孔感到訝異。而每次當他被告知父親過世時,總是不敢置信的痛哭失聲,如此長達四年之久,但後來他就自然而然地用過去式提及父親了。
H.M.大概是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病患名稱,光是第一篇的觀察論文就被引述超過二千五百次,更不用提後續的上百篇論文。因為他,我們才知道原來記憶與大腦特定區域有關;才知道短期記憶需靠海馬迴才能形成長期記憶;才區分出陳述記憶與程序記憶的差異。因為他,才開啟了後續各種關於記憶的研究。
H.M.被隱藏了55年的真正身分直到他2008年過世後才揭曉,我們才終於一睹莫萊森的面貌。相片中的他總是笑容可掬,彷彿對自己的缺憾毫無怨懟,反而樂見能派上用場。他曾如此表示:
「他們在我身上的發現可以幫忙他們幫助別人。」
的確,五十幾年來,莫萊森只要得知實驗可以造福他人,總是對心理學家來者不拒,全力配合。儘管他沒多久就忘記了自己曾盡一份心力,但他的貢獻永遠不會被世人遺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