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tte stone_大英博物館

發現羅塞塔石碑

發現羅塞塔石碑

發現羅塞塔石碑

1798年,拿破崙才剛打敗奧地利軍隊、取得比利時,並將義大利納為附屬國,橫掃歐陸無敵手,眼見尚能抗衡的只剩英國。於是他率領遠征軍共四百艘船艦,官兵三萬八千人,浩浩蕩蕩抵達埃及,打算佔領埃及後,箝制通往印度的海路,以阻撓英國從東方殖民地取得大量物資。

在這龐大遠征軍中還有一百多名學者隨行,其中除了地理學家、礦物學家、工程師此等可立即貢獻實用價值的學者之外,竟還有化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與藝術家。因為除了建立殖民地,本身對科學極有興趣的拿破崙,也有意從這昔日的世界學術中心發掘知識寶藏,帶回法國。

儘管亞歷山大圖書館已灰飛煙滅,神廟劇院都成斷壁殘垣,拿破崙還是在八月於開羅成立了「埃及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由大數學家傅立葉(Joseph Fourier)領軍,對埃及文明展開全面性的調查。

1799年7月19日,法軍在羅塞塔(Rosetta )這個港灣城鎮加強防禦工事時,在一道牆下發現了一塊已折斷的石碑。這塊石碑長114公分、寬72公分、厚28公分,上頭刻了三段不同文字的銘文,最上面是只剩三分之一,共14行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中間是32行的不知名字體,最下面則是54行的希臘文。現場軍官布夏爾中尉(Pierre-François Bouchard)看出這應該是重要文物,立刻把它運送到開羅。

羅塞塔石碑上的銘文局部。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

駐紮於開羅的學者從希臘銘文得知,這是西元前196年3月27日所頒布的敕令,記述國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西元前209-181年)的即位慶典。其先祖托勒密一世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亞歷山大死後,於西元前305年在埃及自立為王,開啟了希臘化的時代。

這便是為什麼碑文除了埃及傳統的象形文字,也有官方的希臘文;至於中間那段則是當時平民書寫用的世俗體草書。

不過也因為希臘化,象形文字和世俗體自西元四世紀以後即陸續失傳,經過千餘年已無人能識。如今這塊羅塞塔石碑上有希臘文做比對,法國學者們樂觀的相信破解象形文字和世俗體已是指日可待,沒想到一直沒有進展。

1801年,英軍擊潰駐守埃及的法軍,匆忙逃走的法國學者只能帶走石碑的拓印,留下的羅塞塔石碑則於第二年被英軍帶回英國,保存於大英博物館至今。

象形文字一度隨著歐洲掀起的埃及熱吸引眾多學者投入研究,然而僅有部分世俗體字母於1805年被解譯出來,象形文字則多年仍無進展。研究熱潮逐漸冷卻,眾多角逐者中,僅有英國的博學家湯瑪斯·楊(Thomas Young,就是他用雙狹縫實驗證明光是一種波)與法國的青年教師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似乎比較接近正確方向。

湯瑪斯·楊的肖像畫。圖片來源:Wikipedia
商博良的肖像畫。圖片來源:Wikipedia

1819年,湯瑪斯·楊根據三個圓角方框內的幾個象形文字都一樣,率先指認出就是代表「托勒密」的音,但就此遇到瓶頸,再也無法解譯更多字母。兩年之後,菲萊島(Philae)出土一個方尖碑,商博良從上面辨認出與托勒密並列的另一個圓角方框,裡面的象形文字就是「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Cleopatra)之音。

商博良不但因此又多解出幾個象形符號,重要的是他後來領悟出象形符號並非如中文般的表意符號,而是表音符號,終於在1822年完全破解埃及象形文字。

羅塞塔石碑因為是破解象形文字的關鍵,從此成為解謎之鑰的代名詞。歐洲太空總署於2004年發射升空的太空船取名為「羅塞塔號」,搭載了負責登陸彗星的探測器「菲萊號」,就是期望它們能揭露太陽系在尚無行星、僅有彗星的原始時期面貌,一如羅塞塔石碑與菲萊島方尖碑成為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

參考資料:

  1. 《破解古埃及》,Lesley & Roy Adkins 著,黃中憲 譯,貓頭鷹出版社
  2.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the Rosetta Stone | British Museum
  3. Philae Obelisk (obelisks.org)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