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拿諾貝爾獎,卻落得當司機的生化學家
GFP 在藍光或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綠色螢光,可以讓科學家觀察特定細胞的運作,例如病原菌、腫瘤,或是體內器官病變的狀況、……等等。有了這項革命性的工具,無論在生物研究或醫療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他們三人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2008 年諾貝爾獎得主,由左至右:下村
GFP 在藍光或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綠色螢光,可以讓科學家觀察特定細胞的運作,例如病原菌、腫瘤,或是體內器官病變的狀況、……等等。有了這項革命性的工具,無論在生物研究或醫療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他們三人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2008 年諾貝爾獎得主,由左至右:下村
9 月 9 日剛宣布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 得獎名單,果然一如設立的宗旨,這些研究乍聽之下令人呀然失笑,又不禁好奇為什麼會做這樣的研究。例如和平獎——驗證鬍鬚是否較能吸收拳擊的衝擊力、醫學獎——性高潮能否改善鼻塞,其它還有生物獎、物理獎、化學獎、……等
恭喜為 mRNA疫苗奠定技術原理的卡利科 (Katalin Karikó) 獲得今年的「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突破獎有「科學界的奧斯卡獎」之稱,是 2012 年由幾位科技富豪共同創立,包括 Google 創辦人布林、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夫婦、俄羅斯創投巨擘米爾納 (Yuri Milner) 夫婦,以及基因技術公
現在大概很難想像沒有液晶顯示器的生活。從一早起床拿起手機、到辦公室使用電腦工作、下班回家打開電視,整天下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盯著螢幕看。此外還有電器用品、提款機、iBon、廣告看板、……等各種裝置也都有用到液晶顯示器。不過你大概想不到,液晶早在笨重的映像管發
中元普渡的對象是孤魂野鬼,這民俗活動背後的假設自然是鬼魂的確存在。不過一般人即使相信,也應該都認為人鬼殊途,鬼魂並不會在現實世界中現形——不管是實體或照片。如果有人說他看到鬼,不只是模糊的身影,而是有清晰的五官樣貌,還拿出照片佐證,恐怕沒多少人會信以為真,而
七夕情人節,牛郎與織女每年相會一次的日子。這讓我最先聯想到關於科學家的愛情故事,就是費曼 (Richard Feynman) 與阿琳 (Arline Greenbaum) 之間的愛情。因為他們兩人在死別之前,也歷經了每週只能相聚一次的生離。費曼 13 歲時就喜歡上阿琳,雖然阿琳已名花有主。費曼並未死心,
獲得諾貝爾獎相當難能可貴,同一家族出現兩名以上諾貝爾獎得主已是屈指可數,而布拉格父子以 X 光繞射的研究,一起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更是絕無僅有。其中父親亨利.布拉格 (William Henry Bragg) 於1885年自英國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畢業,因為成績優異,便在老師湯姆森 (J. J. Thomso
阿波羅 15 號是人類第四次成功登陸月球。指揮官史考特 (David Scott) 和登月艙駕駛員艾爾文 (James Irwin) 雖然未能成為首批踏上月球的人,卻也創下另一項紀錄——人類首度在月球上開車。1971 年 7 月 31 日,阿波羅 15 號登陸月球的第二天(因為他們得先睡一覺,才有精神進行各項任
前天 40 歲老將莊智淵的最後一戰,以及今天 19 歲天才少年林昀儒的力戰世界球王,所展現的奮戰精神令人真正領略何謂「雖敗猶榮」。我曾在《科學史上的今天》寫過一個與桌球相關的心理學實驗,現在重新整理如下。
想必很多人已經知道這則令人驚奇的新聞:奧地利的基森霍夫 (Anna Kiesenhofer) 在東京奧運自由車女子個人公路賽大爆冷門,贏得金牌。驚奇之一:今年 30 歲的基森霍夫並非職業選手,她於劍橋大學數學碩士畢業後,到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取得數學博士學位,目前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