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特斯拉冥誕
165 年前的今天 (7 月 10 日),特斯拉 (Nikola Tesla, 1856 – 1943) 誕生於現今克羅埃西亞的斯米連 (Smiljan),一個人口不到五百人的小村莊。兩年前的六月底,我來到此地朝聖。六年前寫特斯拉時(連結見文末),很多人還不知道他是誰,倒是聽過以他為名的特斯拉電動車。後來隨著介紹他的
《Rick and Morty》第五季在 HBO 上架了。如果你喜歡科幻題材,大力推薦你看這部卡通 (Netflix 上也有第一季到第四季),裡面的內容涵蓋時空旅行、多重宇宙、複製人、外星智慧生物、虛擬世界、……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科幻情境,絕對會讓你腦洞大開。而且看似荒誕胡鬧的情節,其實隱含
想像你有過敏性鼻炎,老是打噴涕、流眼淚。你去看醫生,結果他開給你的藥是稀釋億萬倍後的洋蔥,因為洋蔥同樣會引起人們打噴嚏及流眼淚,可以「以同治同」。是的,這就是由德國醫生哈納曼 ( Samuel Hahnemann) 於 1796 年開始倡議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他曾以身試藥,在
之前寫過史上首次用實驗組、對照組進行盲目測試,是在 1784 年由拉法節與富蘭克林針對「動物磁力」療法所做的實驗。不過那次實驗盲目的只有受試者,觀察者其實知情,因此並不是雙盲實驗,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仍不夠嚴謹。為什麼雙盲是醫學實驗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用一個著名的歷
臉書跳出我前年 (2019) 六月到德國賓士汽車博物館參觀的貼文,當時除了看到許多早期汽車,也得知一些有趣的汽車歷史,例如最初汽車上路時,英國規定市區時速不得超過 2 英里,而且要有一個人走在車子前面,揮舞紅旗向附近的馬車示警。這些規定一直到 1896 年才正式廢止。還有一件
高端疫苗解盲,注射疫苗的人有 36.0% 感到疲勞、22.2% 頭痛、15.1% 腹瀉。有趣的是,安慰劑組中有這三項症狀的分別是29.7%、20.0%、12.6%,比疫苗組好不了多少。很多人覺得這數據啟人疑竇,怎麼注射生理食鹽水會疲倦、頭痛、拉肚子?!醫學上有所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2020 年 1 月 24 日晚上,土耳其裔的免疫學家薩辛 (Uğur Şahin) 在德國家中瀏覽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其中一篇文章令他腦中突然警鈴大作。裡面寫道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疾病自 2019 年 12 月在中國武漢爆發後,已經迅速造成八百多人感染,遍佈好幾個省份,乃至鄰近幾
目前最受全球矚目的疫苗無疑是 BioNTech 與 Moderna 所研發的 mRNA 疫苗,而這兩家 2010 年前後才創立的公司也因此聲名大噪。你可能會以為他們的創辦人從此享受榮華富貴,但其實有許多事與你想像的大不相同。例如 Moderna 的創辦人早已黯然離去,他日前接種的還不是自家的疫
去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各家藥廠趕緊投入疫苗研發,希望能阻絕疫情的擴散。結果一種前所未有的疫苗橫空出世,以將近 95 % 的防護力令各方矚目,那就是 mRNA 疫苗。目前市面上的 mRNA 疫苗來自 Moderna 與 BioNTech/輝瑞這兩家,而他們的技術原理其實都系出同門,來自二十年前
金庸小說中常有這樣的情節:主角因緣際會發現塵封多年的武功秘笈,因而修得絕世武功。上一篇提到巴貝奇發明第一部計算機也是如此,由於他在法國科學院發現蒙塵十多年的十七巨冊數值表,才從中領悟出差分機的原理。 這樣的情節隔了一百多年後再度上演,不過這次發現的不是武功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