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斷在 NASA 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
之前寫過幾位在 60 年代,靠著自身能力與堅強意志,在性別歧視仍相當明顯的 NASA 出人頭地的女性,例如她的故事曾拍成電影《關鍵少數》的凱薩琳.強森 (Katherine Johnson)、喜劇演員傑克的媽媽茱蒂.…
之前寫過幾位在 60 年代,靠著自身能力與堅強意志,在性別歧視仍相當明顯的 NASA 出人頭地的女性,例如她的故事曾拍成電影《關鍵少數》的凱薩琳.強森 (Katherine Johnson)、喜劇演員傑克的媽媽茱蒂.…
來到布達佩斯,除了到城市公園探尋特斯拉當年靈光一閃、在沙地上畫出交流感應馬達設計圖之處,還想順道造訪的,是另一位天才馮紐曼 (John von Neumann) 的故居。 天才兒童 馮紐曼的天才是非常誇張那種。他出生在布達佩斯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從小就展露過人天份,六歲能心算 8 位數的除法,八歲就會微積分,除了母語,…
1881 年,26 歲的特斯拉經由叔叔的介紹,到布達佩斯一家新成立的電話公司工作,負責局端設備的維修改善。不過他腦中不時浮現的卻是幻想中的新型馬達。 四年前在格拉茨工業大學(位於奧地利)的課堂上,教授向大家演示發電機與電動馬達的運作,只見馬達快速轉動時,電刷不端冒出火花。他當場提出或許不用電刷也可以運作,這樣就不會產生…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特斯拉這張照片,但你知道它的拍攝背景,以及當時他正在讀什麼書嗎? 這張照片是 1894 年在特斯拉的實驗室拍攝的,但直到 1896 年 5 月 20 日,《電學評論》(Electrical Review) 雜誌翻拍後,才…
無線電報實況報導 1901 年 9 月底,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在紐約長灘進行無線電報的測試,他們已和「聯合通訊社 」(Associated Press,簡稱美聯社) 簽約,將於十月初在這裡舉辦的國際帆船競賽中,從海面上傳送無線電報到岸上,好讓美聯社進行前所未有的即時賽況報導。 他們安裝在船上的發…
兩朵烏雲 1900 年,物理大師克耳文爵士 (Lord Kelvin) 宣稱物理學已臻完善,只要再花些時日解決「萬里晴空中的兩朵烏雲」即可。哪兩朵烏雲?一是邁克生-莫雷實驗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實驗顯示不同方向測得的光速都一樣,該如何解釋光在以太中的傳遞方式?第二朵烏雲則是還沒找…
5月23日,抵歐第二天,獨自逛德意志博物館。這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博物館,創立於 1903 年,展品多達 28,000 件,涵蓋蒸氣時代、電力時代、大航海時代、航空時代以及天文觀測……等,人類文明重要進展中的諸多文物與發明。 館內收藏真的非常豐富,有太多值得介紹,這裡我先挑一些過去…
《人口論》預言饑荒無可避免 英國學者馬爾薩斯 (Thomas Malthus) 於十八世紀末發表《人口論》,認為人口以幾何級數快速成長,但糧食的產量卻只能以等差級…
「茱莉亞·羅賓遜 (Julia Robinson) 的名字絕不能被排除於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之外。」最終解決了希爾伯特這個大哉問的俄國數學家馬季亞謝維奇 (Yuri Matiyasevich),於 1992 年特別發表一篇回顧的文章,開頭第一句便如此宣告羅賓遜的重要性。 什麼是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 1900 年,大數學家…
法國大革命催生出史上第一個遠距傳訊系統,還間接促成史上第一部計算機的誕生,就連杜邦公司的創立都與法國大革命有關。皮耶.杜邦 (Pierre Samuel du Pont) 是位經濟學家,深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倚重,與當時身兼稅務官的「現代化學之父」拉瓦節 (Antoine Lavoisier) 成為知交。由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