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發現反物質
安德森日復一日的拍照、再仔細分析照片上的線條。他發現有幾張照片上的軌跡顯示該粒子是帶正電,卻不像是質子,因為質子應該會造成更多電離現象,但照片上並沒有。他想起狄拉克預言的「反電子」……
安德森日復一日的拍照、再仔細分析照片上的線條。他發現有幾張照片上的軌跡顯示該粒子是帶正電,卻不像是質子,因為質子應該會造成更多電離現象,但照片上並沒有。他想起狄拉克預言的「反電子」……
愛因斯坦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原因卻不是最具革命性的相對論。而且諾貝爾獎委員會直到1922年才宣布,然後愛因斯坦直到1923年才拿到獎章,這是怎麼回事?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論文,提出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釋困擾科學家很久的光電效應。不過密立根不以為然,他著手進行實驗,要證明光量子假說是錯的,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1859年夏日某一天,物理學家克希荷夫與化學家本生一如往常相偕散步。他們談起幾天前兩人好玩地用分光鏡觀測鄰鎮大火,竟從中辨認出鍶與鋇的特有光譜。 說著說著。克希荷夫突然停下腳步,瞄了一眼天上的太陽,轉頭對著本生說:「本生,我一定是瘋了!」
1801年七月裡的某一天,慕尼黑一棟房屋突然間轟的一聲棟倒塌了。14歲的玻璃工學徒夫朗和斐被埋在瓦礫堆下,大聲呼救。當瓦礫被挪開時,陽光照到夫朗和斐的眼睛,他不由舉起手來遮擋。他看著從指縫間穿過的光線,萬萬想不到他灰暗的人生自此也將被照亮,而且未來他還將會發現陽光中隱藏的秘密。
門得列夫試了很久,卻總是顧此失彼,最後終於精疲力竭而不支睡著。睡夢中一張表格驀然浮現,化學元素以他未曾想過的方式排列,卻恰能各安其位。他自夢中驚醒,趕緊拿出紙筆,趁記憶猶新將它如實畫下……
1791年的某一天,義大利帕維亞大學的實驗物理教授伏打(Alessandro Volta)翻開剛出版的期刊,裡面一篇題為〈論肌肉動作的電效應〉的論文吸引了他的注意。 這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