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球與人類的飛行夢想

熱氣球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看你覺得天燈(或稱孔明燈)算不算,如果算的話,那麼或許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了。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為了向外求援,所以發明了後來以他為名的孔明燈。 不過這個傳說不怎麼可靠,因為就連賦予諸葛亮傳奇色彩的《三國演義》,也沒提到他放天燈,可見天燈是後來才穿鑿附會成他的發明。目前所知最早在軍事上利用天燈,是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考據的,蒙古軍隊於 1241 年進攻波蘭時,曾使用天燈傳遞信號。 撇開天燈不談,真正可以載人的大型熱氣球呢?你可能會覺得訝異,看似構造簡單的熱氣球竟然比蒸汽機還晚發明出來。 話說法國造紙商孟戈菲 (Pierre Montgolfier) 一共有 16 個小孩,其中排行第十二的約瑟夫 (Joseph-Michel Montgolfier) 自小就幻想著在天空飛翔。1775 年他 34 歲時,曾做了個降落傘,然後從自家屋頂跳下來。過了兩年,他偶然發現放在火爐上烘乾的衣服,不斷鼓起並翻騰向上,在心中埋下了製作熱氣球的念頭。 1782 年 11 月,他用木條編成長寬各 1 米、高 1.3 米的籃子,在四周貼上綢緞,然後在底部點火,籃子果然冉冉上升直到撞到天花板。他興奮地去找排行第十五的弟弟雅各 (Jacques-Étienne Montgolfier)。十年前大哥意外過世後,具有商業頭腦和發明長才的雅各成為接班人,掌管家中企業;若要打造更大型的熱氣球,最好能有雅各的支持。 結果雅各非常有興趣,並親自參與打造。他們兄弟倆先按原來的尺寸每邊放大 3 倍,製作出 27 倍大的熱氣球,於 12 月中成功升空,飄了兩公里後才掉落地面。接著他們著手再將熱氣球加大 20 倍,並改為球體狀;1783 年 6 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