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百年的計算機之夢

金庸小說中常有這樣的情節:主角因緣際會發現塵封多年的武功秘笈,因而修得絕世武功。上一篇提到巴貝奇發明第一部計算機也是如此,由於他在法國科學院發現蒙塵十多年的十七巨冊數值表,才從中領悟出差分機的原理。 這樣的情節隔了一百多年後再度上演,不過這次發現的不是武功秘
金庸小說中常有這樣的情節:主角因緣際會發現塵封多年的武功秘笈,因而修得絕世武功。上一篇提到巴貝奇發明第一部計算機也是如此,由於他在法國科學院發現蒙塵十多年的十七巨冊數值表,才從中領悟出差分機的原理。 這樣的情節隔了一百多年後再度上演,不過這次發現的不是武功秘
可能很少人會注意到:每年的 5 月 20 日是「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這是為了紀念 17 個國家在 1875年的這一天,於巴黎共同簽署了「公制公約」,同意統一使用公尺與十進位制,並成立「國際計量局」,制定各項標準單位。公尺的長度是由法國制定的,也是法國最先推行十進
上一篇提到1933 年希特勒上台後,身為猶太人的西拉德因為擔心受到納粹迫害,趕緊移居到英國。9 月 12 日這天早晨,西拉德走在濕冷的倫敦街頭,泰晤士報上的一篇報導仍在他腦中盤旋。那是拉塞福對於核分裂的評論:「在這過程中,是有可能獲得比質子所攜帶的還要多的能量,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