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弗蘭克林

發表 DNA 雙螺旋結構七十週年

1953 年 4 月 25 日,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刊登了華生 (James D. Watson) 和克里克 (Francis Crick) 所寫的論文〈核酸的分子結構:去氧核糖核酸之構造〉(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這篇論文僅短短兩頁,總共只有九百字,卻簡明扼要地提出 DNA 的雙螺旋結構,解開了遺傳基因如何組成之謎,堪稱達爾文的演化論之後,生物學上最重要的發現。 華生於 1950 年在印第安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原本認為 DNA 的分子結構太過複雜難以分析,因此從未深入了解。直到 1951 年,他參加了一場 X 光繞射的研討會,聽到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 (Maurice Wilkins)發表實驗結果,證實 DNA 是有規則的晶體,才決定投入研究。他立即在當年九月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當時的實驗室主任正是用 X 光繞射分析晶體結構的創始人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