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我們為何相信》
1866年,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得知弟弟在美洲感染黃熱病,客死異鄉的噩耗。他自小就特別照顧這個小他14歲的弟弟,痛心又遺憾之餘,開始四處參加降靈會,盼能與死去的弟弟說話。
1866年,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得知弟弟在美洲感染黃熱病,客死異鄉的噩耗。他自小就特別照顧這個小他14歲的弟弟,痛心又遺憾之餘,開始四處參加降靈會,盼能與死去的弟弟說話。
關於意識有太多大哉問了。《身為自己》這本書的並不想討論意識是怎麼產生的這個「困難問題」,也沒要著墨於大腦如何傳遞神經訊號這種功能面的「簡單問題」,而是想探討「真實問題」——意識如何理解外在世界並形成主觀經驗?
在我寫科學史的過程中,偶而會發現一些知名的科學家竟然也會有反智的言行,令我相當訝異。以種族歧視來說,就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相信黑人先天智力不如白人。一位是發明電晶體的蕭克利 (William Shockley),他擁有超過 90 項專利,在科技發展上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於 1956 年與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