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不成變助攻——密立根的光電效應實驗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論文,提出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釋困擾科學家很久的光電效應。不過密立根不以為然,他著手進行實驗,要證明光量子假說是錯的,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論文,提出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釋困擾科學家很久的光電效應。不過密立根不以為然,他著手進行實驗,要證明光量子假說是錯的,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名聞遐邇的愛因斯坦,終於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獲獎的具體理由卻與狹義相對論或廣義相對論都沒關係,而是他發現了光電效應的物理定律。
1924年,愛因斯坦收到一封來自印度的信,信上寫著: 敬愛的大師, 我冒昧地寄上這篇論文,請您細讀並不吝指教。我很想知道您對這篇論文的看法。……我的德文能力不足以將它翻譯成德文,…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少數頂尖學者方能受邀進駐的學術殿堂。在這裡不須教書、不須產出論文,完全不受俗務干擾,只須專心思考;愛因斯坦、馮·紐曼、哥德爾、狄拉克、包立、李政道與楊振寧、……等大破大立的科學巨擘都曾在此駐足。在這柏拉圖天空的繁星之中,卻有一位連博士學位都沒有,而且不像其他學者來來去去,他一待就超過一甲子,直到20…
電影《奧本海默》相當沉重,這一篇來講講奧本海默年輕時與幾位物理大師有趣的互動。1925 年奧本海默遠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卻因不善實驗物理而勉強熬過沮喪的一年。第二年,奧本海默轉往德國哥廷根大學,轉攻量子物理的理論,結果就像從陸地回到水中的魚突…
包立不相容原理不僅解答了困擾已久的異常季曼效應,也自然推導出電子如何分布在不同軌域,進而讓週期表上化學性質的規律性得到完美的解釋。
「量子資訊就像夢中的資訊,當你試圖描述你的夢時,也改變了你對它的記憶,因此最終你忘卻了原來的夢,記得的只是你對它的描述。」 ——班奈特 (Charles Bennett) 上一篇提到威斯納 (Stephen Wiesner) 在 1968 年所寫的論文〈共軛編碼〉遭到退稿,就連指導教授也不支持,認為這不是「正經的科學」…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阿斯佩 (Alain Aspect)、克勞澤 (John F. Clauser) 與塞林格 (Anton Zeilinger) 三人,以表彰他們透過光子纏結實驗證明貝爾不等式不成立,以及率先研究量子資訊科學。很…
我在前一篇〈測量地球質量的人〉中,介紹了和《非常律師禹英禑》的女主角一樣是自閉症患者的卡文迪許。除了他之外,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 (Paul Dirac) 雖然沒那麼嚴重,卻也非常怪異,和禹英禑一樣,完全無法理解弦外之音,只能以邏輯來解讀字面上的意義。禹英禑在最後一集中說自己像是混入了白鯨群裡的一角鯨,奇特又古怪;這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