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是如何發現的?(三)——發現電子的人
這篇有點拖太久了,前一篇〈電子是如何發現的?(二)——認證幽靈及陰極射線的人〉是一個月前發的文,大家應該都忘得差不多了,就先來個前情提要吧。 話說德國物理學家蓋斯勒 (Heinrich Geissler) 在1850 年代發明「蓋斯勒管」,玻璃管內的氣體被真空幫浦抽到只剩千分之一大氣壓,通電後玻璃管泛著柔和的輝光,也就…
這篇有點拖太久了,前一篇〈電子是如何發現的?(二)——認證幽靈及陰極射線的人〉是一個月前發的文,大家應該都忘得差不多了,就先來個前情提要吧。 話說德國物理學家蓋斯勒 (Heinrich Geissler) 在1850 年代發明「蓋斯勒管」,玻璃管內的氣體被真空幫浦抽到只剩千分之一大氣壓,通電後玻璃管泛著柔和的輝光,也就…
當德國物理學家希托夫於1869年繼續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正開始四處參加降靈會,期盼能與鬼魂溝通。 可不要以為克魯克斯是不入流的科學家,他在1861年未滿三十歲時,就透過光譜分析發現新元素鉈,並在二年後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院…
我們之前在課本學過,J. J. 湯姆森 (Joseph John Thomson) 用陰極射線管發現了電子。不過陰極射線管並非湯姆森所發明,那麼,這個關鍵儀器是怎麼誕生的?這得從玻璃工匠蓋斯勒 (Heinrich Geißler) 說起。 德國玻璃工匠蓋斯勒。圖片來源:Wikipedia 將玻璃棒加熱至麥芽糖般的柔軟膏…
1833 年,法拉第有一次在做電力實驗時,無意間將燈火靠近硫化銀,結果發現導電能力竟然大增;一旦移走燈火,硫化銀的溫度下降後,導電性又隨之降低。一般金屬在高溫時,導電性都是變差,硫化銀卻剛好相反,令法拉第大感訝異。 硫化銀就是一種半導體。半導體的導電性之所以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