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發現反物質
安德森日復一日的拍照、再仔細分析照片上的線條。他發現有幾張照片上的軌跡顯示該粒子是帶正電,卻不像是質子,因為質子應該會造成更多電離現象,但照片上並沒有。他想起狄拉克預言的「反電子」……
安德森日復一日的拍照、再仔細分析照片上的線條。他發現有幾張照片上的軌跡顯示該粒子是帶正電,卻不像是質子,因為質子應該會造成更多電離現象,但照片上並沒有。他想起狄拉克預言的「反電子」……
愛因斯坦是在1922年訪問日本。他住進東京帝國飯店時,送給服務生兩張便條紙做為小費。95年後,這兩張字條拍賣出180萬美元的高價。
1922年,愛因斯坦終於獲得早該得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獎金卻全部給了前妻米列娃,因為他10年前就變心,為了要求離婚,便提出這張未來的支票做為贍養費。
愛因斯坦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原因卻不是最具革命性的相對論。而且諾貝爾獎委員會直到1922年才宣布,然後愛因斯坦直到1923年才拿到獎章,這是怎麼回事?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論文,提出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釋困擾科學家很久的光電效應。不過密立根不以為然,他著手進行實驗,要證明光量子假說是錯的,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剛剛公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普林斯頓大學的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和多倫多大學的辛頓(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們「基礎性的發現與發明,使得機器學習得以藉由人工神經網路獲得實現」。 這並非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給與電腦有關的發現或發明。例…
提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於前天4月8日,以94歲高齡去見上帝了。以下我重新改寫之前發表於《科學史上的今天》的文章,再次回顧希格斯粒子的發現。 1960年代,物理學家用夸克、電子、微中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建立了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不但可以描述物質的組成,也一併解釋了強核力(讓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結合在在一起)、弱核…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少數頂尖學者方能受邀進駐的學術殿堂。在這裡不須教書、不須產出論文,完全不受俗務干擾,只須專心思考;愛因斯坦、馮·紐曼、哥德爾、狄拉克、包立、李政道與楊振寧、……等大破大立的科學巨擘都曾在此駐足。在這柏拉圖天空的繁星之中,卻有一位連博士學位都沒有,而且不像其他學者來來去去,他一待就超過一甲子,直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