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科幻

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

科幻迷都知道今天5月4日是「星際大戰日」(Star Wars Day),這是因為1977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大戰》中,絕地武士大師尤達向天行者路克祝福說:「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而5月4日(May the fourth) 便因為諧音,從此廣為流傳成為公認的星際大戰日。 有趣的是,最早在大眾媒體公開宣傳這個諧音梗的竟來自政治圈。1979年5月3日,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選為英國首相,隔天她所屬的保守黨在報紙上刊登祝賀廣告:「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 Maggie. Congratulations.」 很多科學家都是《星際大戰》影迷,也喜歡用這個諧音梗,甚至特意在5月4日這一天重看《星際大戰》,深受大家歡迎的影集《宅男行不行》中,謝爾頓等人便會這麼做。什麼,他們不是真人?好吧,那我告訴你,2015年5月4日,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就真的在星際大戰日這天一起觀賞星戰系列電影。 你以為只有這樣嗎?四個月後,NASA為第45次前往國際太空站的飛行任務拍攝宣傳海報,還讓六位太空人(兩位美國太空人、三位俄羅斯太空人、一位日本太空人)扮成手持光劍的絕地武士。 事實上在這之前,NASA在2007年10月發射的太空梭中,就放了一把天行者路克在電影中所使用的光劍道具。兩個星期後太空梭回到地面,NASA再將之歸還給導演喬治·盧卡斯。 伊隆·馬斯克顯然也是星際大戰的粉絲,SpaceX的獵鷹1號火箭(Falcon 1)便是取名自《星際大戰》中的太空船「千年鷹號(Millennium Falcon);在它成為第一具飛上太空的民間火箭後,這個命名更顯得有意義。SpaceX之後也繼續沿用至獵鷹9號火箭、獵鷹重型火箭。 另外,還記得2022年NASA進行的「雙小行星轉向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簡稱 DART) 太空任務嗎?NASA成功讓大小相當於一部車的探測器撞上小行星戴摩佛斯 (Dimorphos),使得戴摩佛斯改變軌道,撞向另一顆更大的小行星迪迪摩斯 (Didymos) ,使之改變運行方向。萬一未來有小行星朝地球而來,便可用這個方法保衛地球,避免人類也步上恐龍的後塵。 在這項任務中,由義大利航太署負責的立方體觀測衛星中有兩部相機,其簡稱分別為LUKE與LEIA,正是《星際大戰》中天行者路克與莉亞公主的名字。 現在你知道《星際大戰》在科學家與工程師心中真的有特殊意義了吧?最後就讓我循例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向你說聲:May the Force Be…

嘲諷下的無奈——我對《千萬別抬頭》的解析

據說《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 評價兩極,有人拍案叫絕,有人大失所望。我猜失望的原因之一或許是這部片眾星雲集,有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珍妮佛·勞倫斯、凱特·布蘭琪、梅莉·史翠普、……等實力派的演員,但他們所飾演的角色卻極為浮誇,沒有發揮深刻的演技。其實這部片原

企業號的寇克艦長真的要上太空了

沒想到這竟然成真了!在《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中扮演寇克艦長的威廉.薛特納 (William Shatner),將在 10 月 12 日搭乘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的火箭上太空。儘管他只會到距地面一百公里處,整趟旅程也不到 11 分鐘,但對從小看《星際爭霸戰》的吾輩而言,這還是別具意義啊!

《魷魚遊戲》與艾雪作品中的樓梯

《魷魚遊戲》裡面的參賽者要從遊戲場地回到集體宿舍時,會經過錯綜複雜的樓梯。很多人應該可以認出這個場景設計,顯然是出自荷蘭版畫家艾雪 (M. C. Escher, 1898-1972) 的作品〈相對論〉(Relativity)。這幅畫中的樓梯局部來看都沒有問題,但整體綜觀就會發現充滿矛盾,不僅樓梯以不

掛在 Rick and Morty 他們家那張照片

《Rick and Morty》第五季在 HBO 上架了。如果你喜歡科幻題材,大力推薦你看這部卡通 (Netflix 上也有第一季到第四季),裡面的內容涵蓋時空旅行、多重宇宙、複製人、外星智慧生物、虛擬世界、……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科幻情境,絕對會讓你腦洞大開。而且看似荒誕胡鬧的情節,其實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