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數學

破解三次方程式的博學奇才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出現許多橫跨不同領域的博學之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達文西,他在藝術、建築、數學、科學、工程、解剖學、……各方面都有傑出成就。晚達文西半世紀出生的卡爾達諾 (Girolamo Cardano) 知名度沒那麼高,卻也是位在多個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奇才。 卡爾達諾於1501年9月24日在義大利北部的帕維亞 (Pavia) 出生,父親是位精通數學的律師,也達文西的好友。卡爾達諾能出生長大就是一項奇蹟,他的母親曾試過多種墮胎藥想把他打掉,但都沒成功;他出生幾個月後又逢黑死病橫行,三個哥哥與奶媽都因此病故,唯獨他撐了過來,但臉上留下難看的肉瘤,從此也體弱多病。 或許是因為自身經歷,卡爾達諾一心想要學醫,但父親卻堅持要他當律師,倘若不從就一毛錢都不給他。卡爾達諾為了賺取學費與生活費,便將腦筋動到骰子與紙牌的賭博上。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完全是靠運氣,但他卻領悟出不同的骰子點數或牌型組合所出現的機會,其實遵循一定的法則,因此他總能根據較高的勝率下注,結果這竟成為他長期的經濟來源。 卡爾達諾在大學時也對數學和自然哲學產生了興趣,因此1526年畢業後,一邊行醫,還一邊研究數學與各種機械原理。1535年,兩位義大利數學家的比試受到各方矚目,也引起卡爾達諾的注意。 歐洲地區在十二世紀就已經得知二次方程式的一般解,也就是我們都背過的公式: 然而三次方程式的解法卻一直無法破解。1515年,達爾費羅 (Scipione del Ferro) 找出 ax^3 + bx = c 這種類型的解法,但他並未對外公布,只傳給他的女婿以及弟子費奧雷 (Antonio Maria Fiore) 兩人。 1535年,費奧雷聽說塔爾塔利亞(Niccolò Tartaglia)解出某種三次方程式,便向他提出挑戰,雙方各出30題三次方程式,看誰在限時內解出最多題。費奧雷仗著握有老師秘傳的公式,便故意都出這種題型,自信滿滿地要藉此一戰成名。沒想到,塔爾塔利亞竟然迅速解出所有題目,而費奧雷卻解不出塔爾塔利亞的題目,狼狽慘敗。 這是史上首度有人公開解出數種類型的三次方程式,塔爾塔利亞因此聲名大噪。卡爾達諾正在編寫數學著作,想將三次方程式的解法也納入書中,便在1539年邀請塔爾塔利亞前來作客,答應將他引介給王公貴族(卡爾達諾的確因為醫術高明,受到許多權貴倚重),成功哄他說出解法,並承諾守密不宣。 卡爾達諾了解塔爾塔利亞的解法後,大受啟發,將尚未解出的其它類型三次方程式也都一一解出,他的弟子費拉里(Lodovico Ferrari)更進一步找到某種四次方程式題型的解法。隨後卡爾達諾得知塔爾塔利亞的解法更早之前就由達爾費羅發現,覺得沒有繼續守密的必要,便在1545年出版的《大術》中,公開三次方程式與部分四次方程式的一般解法。 《大術》一出版立刻轟動歐洲數學界。雖然卡爾達諾在書中如實提及達爾費羅與塔爾塔利亞兩人的貢獻,但大家仍將三次方程式的一般解稱為「卡爾達諾公式」。塔爾塔利亞當然氣瘋了,不斷抨擊卡爾達諾背信忘義,竊取自己的成果。費拉里為了捍衛護師父的聲譽,出面和塔爾塔利亞比試數學,結果塔爾塔利亞一敗塗地,最後於1557年抑鬱而終。 卡爾達諾在《大術》中還展現其它原創性,包括首度用負數進行運算、首度提及虛數。此外他為了賭博而寫下的祕笈,比巴斯卡和費馬更早論及機率,堪稱史上第一本機率理論的著作。在本職醫療方面,他是史上第一個對斑疹傷寒做出臨床描述的人。他還做出許多實用的發明,包括組合鎖、萬向轉軸,和一種書寫加密工具。 不過卡爾達諾的人生抵達顛峰沒多久就急轉直下。他的長子因懷疑三個小孩都不是自己親生,憤而殺死妻子,遭判死刑。卡爾達諾動用關係與金錢試圖營救仍無效,眼睜睜見著長子於1560年遭到處決。他的弟子費拉里則於1565年疑似被妹妹下毒身亡。卡爾達諾的次子嗜賭如命卻沒老爸的頭腦,屢屢偷他的錢,氣得他在1569年斷絕父子關係。 第二年卡爾達諾自己也蒙受牢獄之災,他因為用星象學推算耶穌的命盤而被指為異端,鋃鐺入獄。所幸在有力人士的擔保下,他只關了幾個月即被釋放,不過他的著作都被教會列為禁書,只有醫療方面的書籍可以出版。卡爾達諾在1576年過世前,索性將尚未出版的170篇手稿全都燒掉;從他已經問世的發現與發明來看,不禁讓人想像這些手稿若能流傳下來,歷史上會不會多一位堪比達文西的科學奇才? 參考資料:

如果你在兩千多年前,如何知道地球大小?

今天是夏至,「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而是代表極至;這一天是一年之中,太陽與地面垂直的最北之處(也就是北回歸線),再來太陽就又慢慢南移了。因此夏至是北半球整年度白晝最長的日子,而位於北回歸線的物體到了正午時刻,就會沒有影子。 二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夏至,古希臘的埃拉托斯塞尼 (Eratosthenes, 276 BC-194 BC) 就利用這點得知了地球的周長。 夏至正午的影子 埃拉托斯塞尼的出生地在現今的利比亞地區,他長大後到雅典接受教育,精通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還是位詩人。西元前245年,他被托勒密國王任命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亞歷山卓圖書館館長,約莫五年後,他想到了測量地球大小的方法。 埃拉托斯塞尼從文獻記載得知,位於亞歷山卓南方的塞耶尼 (Syene) 有一口水井,每年的夏至正午,水井深處的水面正好映照出完整的太陽,也就是說太陽此刻恰好與地面垂直。 夏至的正午在亞歷山卓的物體還是有影子的,代表陽光是斜射過來的,與物體的頂端有個夾角。假設射到地球的太陽光線是平行的,而地球正圓形,那麼這個夾角就會等於亞歷山卓到塞耶尼這段圓弧對應到地心的圓心角;只要知道角度多少,就能從兩地距離依比例推算出地球的周長。 埃拉托斯塞尼測出夾角是 7.2 度,代表圓心角相當於 360 度的 1/50;而塞耶尼距離亞歷山卓 5,000「斯塔德」(stadia,古希臘距離單位),因此地球周長等於 25 萬斯塔德。(後來埃拉托斯塞尼又把地球周長調整成 25 萬 2 千斯塔德,或許是因為這個數目被 10 以內的自然數都能整除。) 斯塔德在不同地區所定義的長度各不相同,若按托勒密王國的一般標準相當於 185 公尺,但也有學者將當時測量的距離與現今比較,換算出來的是 157.7 公尺。若是前者,25 萬斯塔德相當於 4 萬 6 千公里;後者則是 3 萬…

破解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她的畢生夢想與關鍵角色

「茱莉亞·羅賓遜 (Julia Robinson) 的名字絕不能被排除於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之外。」最終解決了希爾伯特這個大哉問的俄國數學家馬季亞謝維奇 (Yuri Matiyasevich),於 1992 年特別發表一篇回顧的文章,開頭第一句便如此宣告羅賓遜的重要性。 什麼是希爾伯特第十個問題? 1900 年,大數學家希爾伯特 (David Hilbert) 在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 23 道最重要的數學問題,其中第十個問題是: 是否存在一種演算法,可以判定任一個係數均為整數的多項方程式有整數解? 例如:3×2 – 2xy – y2z -7 = 0 有整數解 x=1, y=2, z=-2 但 x2 + y2 + 1 = 0 就沒有整數解。 丟番圖方程式 係數均為整數的多項方程式又叫「丟番圖方程式」,名字源自三世紀時對此有相當研究的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城的丟番圖…

蒙地霍爾問題的另一解——展望理論

前天介紹有趣的「蒙地霍爾問題」,很多人都以為換或不換的勝率都是 50%,既然沒差,不如不換。但其實換另一扇門的勝率是 2/3,不換的勝率只有 1/3,所以應該要換才對。不過有讀者留言說即使知道答案如此,她還是不換,因為換的代價太大了。我看到這則留言的第一反應是感到不

換?不換?——蒙地霍爾問題

元宵節猜燈謎,若要應景,我想到的是之前在科學史上的今天寫過的「蒙地霍爾問題」。想像你參加美國益智電視節目「做個交易吧」(Let’s Make a Deal),幸運地過關斬將,來到最後一關。在你眼前有三道門,你可以任選一道,門後的東西就是你的。有一道門後是最大獎汽車一部,另外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