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生離與死別的愛情——費曼與阿琳

七夕情人節,牛郎與織女每年相會一次的日子。這讓我最先聯想到關於科學家的愛情故事,就是費曼 (Richard Feynman) 與阿琳 (Arline Greenbaum) 之間的愛情。因為他們兩人在死別之前,也歷經了每週只能相聚一次的生離。費曼 13 歲時就喜歡上阿琳,雖然阿琳已名花有主。費曼並未死心,
七夕情人節,牛郎與織女每年相會一次的日子。這讓我最先聯想到關於科學家的愛情故事,就是費曼 (Richard Feynman) 與阿琳 (Arline Greenbaum) 之間的愛情。因為他們兩人在死別之前,也歷經了每週只能相聚一次的生離。費曼 13 歲時就喜歡上阿琳,雖然阿琳已名花有主。費曼並未死心,
獲得諾貝爾獎相當難能可貴,同一家族出現兩名以上諾貝爾獎得主已是屈指可數,而布拉格父子以 X 光繞射的研究,一起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更是絕無僅有。其中父親亨利.布拉格 (William Henry Bragg) 於1885年自英國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畢業,因為成績優異,便在老師湯姆森 (J. J. Thomso
阿波羅 15 號是人類第四次成功登陸月球。指揮官史考特 (David Scott) 和登月艙駕駛員艾爾文 (James Irwin) 雖然未能成為首批踏上月球的人,卻也創下另一項紀錄——人類首度在月球上開車。1971 年 7 月 31 日,阿波羅 15 號登陸月球的第二天(因為他們得先睡一覺,才有精神進行各項任
我真的沒想到這幾天竟然接連出現科幻、冒險電影才有的情節,而且還是搞笑的那一種!第一則就發生在東京奧運。澳洲輕艇 (kayak, 獨木舟的一種) 女將福克斯 (Jessica Fox) 在 TikTok 上貼出一支影片,開頭便說:「打賭你們一定不知道保險套可以用來修復輕艇。」原來她的輕艇鼻錐處受
前天 40 歲老將莊智淵的最後一戰,以及今天 19 歲天才少年林昀儒的力戰世界球王,所展現的奮戰精神令人真正領略何謂「雖敗猶榮」。我曾在《科學史上的今天》寫過一個與桌球相關的心理學實驗,現在重新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