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無所不知的人——湯瑪斯·楊 250 歲冥誕

1773 年 6 月 13 日,湯瑪斯·楊 (Thomas Young) 出生於英國南部一個小鎮。他兩歲即能閱讀,六歲就把聖經從頭到尾讀完兩遍,並開始自學拉丁文,十四歲時已會十二種語言。他也靠自己研讀牛頓所著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與《光學》,以及拉瓦謝的《化學要論》;此外他還會自製顯微鏡與望遠鏡。 歷史上不乏楊這樣的天才兒童,但是能夠像他這樣一生跨足醫學、光學、力學、語言、音樂等完全不同的領域,而且還都能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恐怕就寥寥無幾了。 視覺 楊原本以行醫為職志,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即以醫生為業。他從十八歲到二十八歲這十年間,發表許多關於視覺的重要論文,例如 1793 年解釋眼睛能看遠看近,是由於水晶體改變曲率來調節焦距;1801 年率先提出散光的現象,並主張眼睛有三種感光細胞,分別接收不同波長的色光,才綜合產生彩色的視覺。因此楊堪稱是生理光學的創始者。 雙狹縫實驗 楊從研究彩色視覺進一步探討光的本質。當時主流思想是牛頓的粒子說,儘管與他同時代的惠更斯與虎克等人曾主張光是一種波,卻礙於牛頓的權威地位而被棄置一旁(註)。楊以一系列的實驗展示光的繞射、干涉等現象,證明光是一種波,其中 1803 年所做的實驗更是影響深遠。 他用不透光的紙遮住窗戶,只留個小孔讓光透進來,然後將很薄的卡片立在這束細光中間,從卡片兩旁通過的光投射到牆壁上,形成干涉條紋。光如果是粒子,不是通過卡片的左邊就是右邊,不會有干涉條紋,因此光顯然是波才對。 但畢竟粒子說已盛行百餘年,楊的實驗結果仍難以扭轉大家的觀念,不過十年之後,法國物理學家菲涅耳 (Augustin Fresnel) 跟隨楊的腳步,提出更明確的實驗結果與理論基礎,波動說終於逐漸獲得各界認同。 百年之後量子力學興起,揭櫫了其實光既是粒子也是波,而且楊的實驗經科學家改良為雙狹縫實驗後,發現電子、原子甚至分子等也會出現干涉現象,證實就連物質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雙狹縫實驗還有個奇特的觀測效應,一旦觀測光或粒子通過哪道狹縫,干涉現象就會消失,彷彿光和粒子知道有人在偷看就會改變行為似的。這不但佐證了哥本哈根詮釋(處於各種可能性疊加在一起的量子世界,直到進行觀測時才塌陷為一個確定狀態),甚至還衍伸出宛若顛覆因果關係的實驗結果。 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 於 1799 年在埃及出土後,因為上面除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還刻有希臘文與當時平民書寫用的世俗體草書,學者們因此樂觀相信可經由互相比對,破解已失傳一千多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然而多年過去,無數學者競相投入卻始終徒勞無功,直到 1819 年,楊發揮其語言天分,率先指認出碑上某一重複出現、有著外框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實是做為表音符號,代表「托勒密」(Ptolemy) 這個外來統治者的音譯(就像中文「牛頓」只是 Newton的音譯,跟牛並沒有關係)。 法國青年歷史學家商博良 (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受此啟發,辨認出與托勒密並列的另一人名,就是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商博良陸續又解出幾個象形符號,最後領悟出古埃及象形文並非中文般的表意符號,而是表音符號,才終於在 1822 年完全破解埃及象形文字。 除了這幾樣影響深遠的重大發現,楊還在材料力學、表面張力、血液流動、音樂的平均律等不同領域,也都作出後來以他為名的重要貢獻。2007 年出版的湯瑪斯·楊傳記,書名便叫《最後一個無所不知的人》(The Last Man Who Knew Everything);的確,隨著學科越分越細,現在已不可能再像他這樣橫跨各種領域。可惜這位曠世奇才未滿 56 歲,就因動脈粥狀硬化離開人世了。 註:微積分也是如此,儘管萊布尼茲的微積分體系較為簡明易懂,但英國卻一直使用牛頓艱澀複雜的版本,直到他死後才開始從善如流。 參考資料:

她的研究促成 PCR 成功商業化,但她什麼都沒得到

1975 年夏,在辛辛那提大學取得細胞生物學碩士學位的錢嘉韻面臨抉擇:她已獲得獎學金可留校繼續攻讀博士,但未婚夫張南驥還在愛荷華州立大學讀碩士,她應該待在辛辛那提或是轉往愛荷華? 他們倆原是輔仁大學生物系的同班同學,但大學四年期間,張南驥對錢嘉韻的愛慕之心一直藏在心中。1972 年畢業後,張南驥去服兵役,隔年聽聞錢嘉韻到美國留學,便寫信向她請教留學事宜,但實則藉此逐步表達愛意。 錢嘉韻雖然在書信往返中對張南驥頗有好感,但等到他來美國相見時,她反而卻步了,直到張南驥後來又從愛荷華過來找她,兩人談起聖經教義產生共鳴,才打開心房,互訂終身。然而他們若不想分隔兩地,勢必要有一人轉學,錢嘉韻沒考慮太久,便主動表示願意配合張南驥,前往愛荷華州立大學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 他們兩人先後取得博士學位後,相偕於 1982 年返台,同在陽明醫學院任教。錢嘉韻專心於神經科學的研究與教學,完全沒有料到幾年之後,她已拋在腦後的碩士論文竟成了改變世界的關鍵環節。 **** 1983 年 4 月的一個夜晚,在美國生技公司 Cetus (註)任職的生物化學家穆利斯 (Kary Mullis) 開車載著女友前往度假小屋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出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複製 DNA 特定片段的方法,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PCR)。不過當他回到公司進行實驗後,卻一直無法獲得預期的擴增效果。第二年公司高層逼迫穆利斯讓另一個小組加入研究,才終於用大腸桿菌中的 DNA 聚合酶做為酵素,成功展現 PCR 的實際成效。 不過 PCR 的第一步要將 DNA 加熱到 95℃,讓纏繞的雙螺旋分開,聚合酶才能以分開的兩條 DNA單鍊為模板,合成出互補的單鍊,使得 DNA 倍增。然而大腸桿菌的 DNA 聚合酶在高溫下即失去活性,因此必須等溫度降至 37 ℃ 才能加進來,於是每倍增一次,就要再重覆一次加熱、降溫、加入酵素的過程。必須如此重覆 30 到 40 次,才能獲得足夠數量的 DNA,但每次都要靠人工操作,費時又費力,使得 PCR 的實用性大打折扣。 如果有耐高溫的 DNA 聚合酶就好了。這樣一開始就可以全放進去,然後讓機器自動調節溫度的變化,三、四十次的倍增過程中完全不用人工作業,大幅提升 PCR 的效率。 於是穆利斯的團隊開始發掘耐熱的菌種,最後在一篇 1976 …

拯救人類免於鉛中毒的人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粉身碎骨也要拯救人類免受毒害;然而他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及他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去年是他的百歲冥誕,當時我在六月號的《工業材料》月刊撰文介紹,今天 (6 月 2 日) 是他的生日,特地轉貼如下。 1965 年秋季的某一天,四名西裝畢挺的人來到加州理工學院拜訪地球化學的研究員派特森 (Clair Patterson) 。他們表明來意,要派特森該乖乖聽話,放棄含鉛汽油的研究,倘若他堅持要以一己之力抗整個石化工業,恐將無立足之地……。 派特森於 1922 年 6 月 2 日出生於愛荷華州一個人口不到一千的小鎮,在當地的學院就讀化學系畢業後,進入愛荷華大學研究分子光譜學。碩士畢業後,他隨即被徵召參加曼哈頓計畫,學會分離鈾的同位素並用質譜儀加以測定。二次大戰結束後,派特森留在芝加哥大學跟隨布朗 (Harrison Brown) 教授攻讀博士,沒想到布朗教授建議他做的題目竟是測量地球的年紀。 原來打從英國地質學家霍姆斯 (Arthur Holmes) 於 1927 年利用鈾衰變為鉛的放射性測定,測出一塊岩石已存在 30 億年,證明地球至少有 30 億年歷史,至今一直未再有進展。畢竟要尋獲更古老的岩石並非易事,且岩石因地殼變動,歷經各種地質作用,已非最原始的狀態,所測得的數據也不代表地球的真正年紀。於是布朗教授要派特森找隕石來分析,因為我們可以合理假設太陽系內的天體大約都在同一時期形成,那麼用鈾-鉛定年法來測隕石的年紀,就等於測出地球的年紀了。 派特森一聽覺得有理,而且他對鈾的放射性測定已駕輕就熟,就以此做為博士論文的題目,沒想到困難程度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花了一年時間準備妥實驗器材,一檢測就發現隕石樣本的鉛含量過高,明顯受到汙染。當時並沒有無塵室、正壓房,他只能不厭其煩地清潔所有儀器設備、桌椅、服裝、……等,卻仍然無法完全排除鉛的汙染。 經過六年的不斷嘗試,他終於認清原來環境中到處都有鉛,包括空氣和水也都有,而且鉛含量遠遠高於他手上那微量的隕石樣本。最終他只能將實驗室內的鉛含量控制在百萬分之一克,雖不足以達到測定地球年紀的要求,但他還是憑著自己發明的鉛-鉛定年法(鈾衰變為鉛後,部分鉛的同位素會繼續衰變成穩定的鉛),可以更精確地測定岩石的年紀,而於 1951 年拿到博士學位。 第二年,派特森隨著布朗教授來到加州理工學院,終於得以打造他理想中的無塵室。很快地,他製備出鉛-鉛定年法所需的乾淨樣本,經過質譜儀分析後,於 1953 年對外公布地球的年齡為 45 億年,打破長久以來的認知。三年後他再將數字修正為 45.5 ± 0.7 億年,往後數十年科學家試圖尋求更精確的數字,但都相差無幾(最近的數字是 45.4 ± 0.5 億年)。 花了十年時間終於找出地球年齡,但有件事仍讓派特森放不下心,那就是無所不在的鉛汙染。 當時對於鉛中毒雖略有所知,但鉛已為生活帶來太多便利:鉛製的罐頭、鍋子、自來水管、油漆,就連汽油也因為加了四乙基鉛而令汽車跑得更順暢平穩,人們因而普遍相信廠商與專家所宣稱的:高劑量的鉛才會對人體造成危險,日常生活不用擔心。如今派特森不禁懷疑其實我們平常接觸到鉛的數量遠遠超乎想像。 他先調查發現加州沿岸的海洋沉積物,發現其中的鉛含量到了現代突然激增,而且海水表面的鉛含量遠多於深海的鉛含量,讓他懷疑汙染源就是含鉛汽油。派特森繼續上山下海,足跡遍及荒野,果然發現汽車排放出來的鉛隨著大氣飄散各處。1965 年,他發表論文公布調查結果,從此開啟了一場艱苦的聖戰。 論文刊登後的第二天,四個來自石化工業的人來加州理工學院給他最後通牒。原來他的研究經費都是布朗教授以探勘油脈的名義,幫他向石油基金會要來的,他們怎能忍受派特森如此倒打一耙!他們要他乖乖回去研究地質學,不要再碰汙染的議題,石油基金會可以繼續贊助,否則就馬上斷絕給他的經費。 …

演出《宅男行不行》、還與皇后樂團吉他手合唱的諾貝爾獎得主

2006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斯穆特 (George Smoot) 曾在《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又譯《生活大爆炸》) 中客串演出,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我整理出其中幾件分享給大家。 歐本海默故居 歐本海默原本在加州理工學院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直到 1943 年因為曼哈頓計畫搬到新墨西哥州。他應該是在 1947 年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時,才將柏克萊附近的房子賣掉。這棟房子不知經過幾次轉手,到了 1970 年,被來柏克萊做博士後研究的斯穆特買下。 斯穆特認為這棟房子極具歷史意義,因此當他要搬走時,特地挑選買家,最後如願賣給柏克萊物理系另一位教授,盼能維持歐本海默故居與柏克萊的連結。不過這位教授後來還是賣給柏克萊以外的其他人了。 看見上帝 1974 年,美國航太總署公布一項太空任務,徵求天文研究的提案,最後三個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也就是 140 億年前大霹靂後的餘暉)的計畫入選,其中之一就是斯穆特所提測量不同方向上的 CMB 強度。不過由於種種因素造成延宕,直到 1989 年 11 月,「宇宙背景探測者」(COBE) 衛星才發射升空。 經過兩年的觀測,果真發現在夾角 10 度左右的兩個方向上,CMB 的強度平均約有十萬分之一的細微變化,稱為「宇宙微波背景異向性」(CMB Anisotropy)。這代表大霹靂後 40 萬年,物質能量就以不均勻的方式分佈,才會誕生各式星系與天體,因而完美解釋了宇宙如何形成的。 斯穆特因此於 2006 年獲頒諾貝爾獎(另一位得主馬瑟 (John Mather) 則是利用 COBE 觀測 CMB 的黑體輻射頻譜,證實 CMB 確源自大霹靂的原始量子),不過他在 1992 年公布這項重大發現時,說道:「如果你有宗教信仰,這相當於看見上帝。」引發不小的議論。 宅男行不行 2008 年,” The …

開啟無線電天文學開啟的人

1933 年 5 月 5 日,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一則重要發現,標題為「新的無線電波指向銀河中心」,副標題寫著:「發現神秘靜電的央斯基 (K. G. Jansky) 堅稱絕非宇宙射線」。這則新聞引起廣泛的注意,畢竟當時只知有宇宙射線與宇宙輻射,從未聽聞天體也會發射無線電波。 央斯基於 1905 年出生於奧克拉荷馬州,1927 年自威斯康辛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又念了一年物理研究所,便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由於母公司 AT&T 想用無線電波提供越洋電話服務,急需解決大氣干擾的問題,央斯基的任務便是查出干擾無線電波的雜訊來源。 為了確認雜訊來自哪個方向,央斯基親自設計並動手建造可轉動的巨形天線。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在 1930 年完成一具長 30 米、高近 4 米的巨大天線,遠看像是萊特兄弟的滑翔機翼骨架。最特殊的是下方裝了四個汽車輪胎,沿著圓形軌道轉動,每 20 分鐘旋轉 360 度,可以精確定位出雜訊方向;他的同事還因此戲稱它是「央斯基的旋轉木馬」。 這具天線專門偵測 20.5 MHz ± 13 kHz 的無線電波,央斯基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進行單調卻費神的傾聽、紀錄與分析後,終於大致搞清楚了雜訊來源。基本上除了人為所致,背景雜訊不是來自附近的雷雨就是遠方的雷雨,不過卻還有一種訊號來歷不明,強度每天漲落一次。 央斯基原本以為這是太陽輻射所產生的無線電波,但觀測資料卻顯示它每天逐漸改變方位,週期間隔是 23 小時 56 分鐘,而不是 24 小時。他的天文學家朋友告訴他這剛好是地球相對於遠方恆星的自轉週期,這意味著訊號源肯定不是太陽,而是更遙遠的天體。央斯基比對星圖後,發這個無線電波原來是來自射手座方向的銀河系中心! 央斯基於 1933 年 4 月先跟同事發表他的發現,消息傳出後,紐約時報的記者前來採訪,因此有了 5 月 5 日這篇報導。原本天文學家都是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天體,如今此一發現意謂著也可以用無線電波窺見壯闊瑰麗的遠方星系、天體的誕生與衰亡、乃至百億年前的宇宙樣貌,因此這一天可說是開啟無線電天文學的日子。 央斯基原本希望繼續建造直徑 30 米之碟型天線,以進一步探測此訊號源,只是當時正逢經濟大蕭條時期,求得溫飽尚且不易,哪可能將資源投注於遙遠不相干的天體?央斯基的提案自然遭到否決,天文學界也無多餘經費可建造無線電望遠鏡。直到四年以後,業餘無線電工程師雷伯 (Grote Reber) …

拯救原子模型的人

精細結構與季曼效應 1913 年,波耳引入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電子只能位於某些特定能階的原子模型,不但解決拉塞福原子模型的重大缺陷,也成功解釋氫原子的光譜。不過波耳模型不適用於更複雜的原子,而且後來竟發現氫原子光譜有更精細的結構,看似一條的譜線其實由靠得很近的幾條譜線組成的,這下子波耳模型就無法解釋了。 德高望重的索末菲 (Arnold Sommerfeld) 於 1915 年出手挽救,他將波耳的原子模型修正為橢圓軌道,並且除了軌道量子數之外,再加上對應到到軌道形狀的角量子數,以及對應到軌道傾角的磁量子數。用這三種量子數來定義不同的電子軌道,精細結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還一併解釋了譜線在磁場下會分裂成三條的「季曼效應」(Zeeman effect)。 不過有時候譜線在磁場下並不是分裂成三條,而是四條以上,這種「異常季曼效應」還是無法用波耳—索末菲模型解釋。這個問題大家都束手無策,沒想到竟由一位才 24 歲的年輕人解決了。 天才包立 量子物理起源於普朗克在 1900 年提出光量子假說,就在量子物理誕生這一年的 4 月 25 日,包立 (Wolfgang Pauli) 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本身是化學家的父親找了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家馬赫 (Ernst Mach) 當他的教父。 包立自小就展露過人的天賦,18 歲高中畢業那年,就寫出一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的論文;更難能可貴的是,此時距離愛因斯坦發表論文不到三年,有些學者都還不見得瞭解廣義相對論。 在馬赫的推薦下,包立到慕尼黑大學找索末菲當指導教授,直接攻讀博士,結果才 21 歲就以氫分子的量子理論取得博士學位。同年,索末菲讓他為《數學科學百科全書》寫篇介紹相對論的文章,結果他竟洋洋灑灑寫了 237 頁,愛因斯坦讀了之後不禁讚嘆:「讀過這個成熟、構思宏偉的作品的人,都不會相信作者是一個 21 歲的人。」 1922 年,包立到波耳前一年在哥本哈根大學成立的理論物理研究所訪問,在波耳的建議下,開始研究異常季曼效應。這個問題也難倒了包立,有次一位同事看到他失神地漫步在哥本哈根街頭,問他為什麼看起來不開心,他脫口而出:「一個人在思索異常季曼效應時,怎麼可能看起來會快樂?」 包立不相容原理 第二年包立到漢堡大學任教後,繼續苦思但仍不得其解,直到 1924 年底讀到英國物理學家斯通納 (Edmund Stoner) 的論文,指出每個能階所能容納的電子數目和角量子數有關後,終於領悟出應該還有第四種量子數,而且只允許有兩種數值;這個全新的量子數隔年被另外三位物理學家確認就是現今所稱的「自旋」。包立指出每個由四個量子數所標定的量子態都只被一個電子所佔,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包立不相容原理」。 包立不相容原理不僅解答了困擾已久的異常季曼效應,也自然推導出電子如何分布在不同軌域,進而讓週期表上化學性質的規律性得到完美的解釋。自旋這個量子數後來更成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將所有粒子區分為兩類的依據──整數自旋的是波色子,其它則是費米子;而所有費米子都遵守包立不相容原理,波色子則否。包立也因此於 1945 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在得到諾貝爾獎之前,年紀輕輕的包立就已躋身量子物理大師之林,他還在 1930 年針對 β 衰變的實驗結果,預測存在一種質量極小的中性粒子;26 年後科學家果真發現了他所說的微中子。 包立領悟力極高又恃才傲物,總是一針見血地當面直指別人論點的錯誤。被他批評「完全錯誤」還不是最糟的,有些他認為根本不值一評的論文,會直接譏諷「甚至連錯誤都稱不上」(not …

發表 DNA 雙螺旋結構七十週年

1953 年 4 月 25 日,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刊登了華生 (James D. Watson) 和克里克 (Francis Crick) 所寫的論文〈核酸的分子結構:去氧核糖核酸之構造〉(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這篇論文僅短短兩頁,總共只有九百字,卻簡明扼要地提出 DNA 的雙螺旋結構,解開了遺傳基因如何組成之謎,堪稱達爾文的演化論之後,生物學上最重要的發現。 華生於 1950 年在印第安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原本認為 DNA 的分子結構太過複雜難以分析,因此從未深入了解。直到 1951 年,他參加了一場 X 光繞射的研討會,聽到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 (Maurice Wilkins)發表實驗結果,證實 DNA 是有規則的晶體,才決定投入研究。他立即在當年九月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當時的實驗室主任正是用 X 光繞射分析晶體結構的創始人布拉格 (William Lawrence Bragg),若要揭開 DNA 的神秘面紗,這裡絕對是他起步的最佳選擇。 華生加入卡文迪許實驗室,馬上就和大他 12 歲的克里克一見如故,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當時已 35 歲的克里克還在為博士學位奮鬥,試圖用 X 光繞射分析蛋白質結構;他被華生的熱情感染,同意攜手合作一起破解 DNA 的構造。 當時最有可能率先達陣的無疑是化學巨擘鮑林 …

行動電話誕生五十週年

1973 年 4 月 3 日,摩托羅拉 (Motorola) 在紐約的希爾頓飯店召開記者招待會,準備展示他們所研發的第一支手機 DynaTac。 摩托羅拉原本就專精於無線電通訊設備,1967 年他們為芝加哥警察局開發了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1969年,第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壯說出著名的:「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就是透過摩托羅拉的設備。 帶領開發手持無線電的通訊系統部門主管馬蒂·庫柏 (Marty Cooper),是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父母是來自烏克蘭的移民。他於 1950 年自伊利諾理工學院畢業後,先從軍參加韓戰,接著於 1954 年加入摩托羅拉。 1972 年底,庫柏聽說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 ) 準備將特定頻段撥予 AT&T,讓他們用來提供車用電話服務。這個消息讓他既憤慨又焦急,深恐 AT&T 又要獨佔行動電話市場。 AT&T 要推出的車用電話是用旗下貝爾實驗室發明的蜂巢式網路;這個理論基礎早在 1947 年就提出來了,但是直到這幾年技術成熟才終於可以實現。以往無線電通訊一旦超出覆蓋範圍通訊就會中斷,有了蜂巢式網路,訊號可以從一個基地台無縫接軌到另一個基地台,通話者無論移動到哪裡都能暢所欲言,不用擔心通話中斷。 更重要的是,蜂巢式電話有自己的專屬電話號碼,可以像室內電話那樣打給要找的人,而不會像無線電那樣,其他人也都能聽到。庫柏打心底認為蜂巢式電話應該屬於個人,而不是如 AT&T 所規劃的,跟車子綁在一起,這樣和室內電話把人限定在固定地點有何兩樣? 庫柏不想讓 AT&T 糟蹋了這個充滿潛力的新技術,以及獨佔有限的頻段,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發出手持行動電話,讓 FCC 知道有更好的應用。庫柏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但他相信事在人為,在獲得高層支持後,他果真帶領團隊,只花了 90 天的時間,就做出手持行動電話的原型機。 庫柏原本構想的尺寸只比手掌略大,但由於只能利用現成的電子零件,最後做出來的成品大了許多,機身 25 公分,還要加上 10 公分的天線,重達 1.1 公斤,簡直像個磚塊。不過這至少還是可以隨身攜帶,也算一圓他 17 歲時看漫畫人物迪克崔西 (Dick Tracy)手腕戴著雙向無線電,所埋下的幻想。 記者招待會之前,摩托羅拉已經在附近的大樓屋頂陽台架好基地台,並接上 AT&T 的市話線路,屆時庫柏將示範以手機撥通其它電話。 4 …

磁碟片留下的烙印

有些東西雖然消失了,不過仍會以某種形式存在,就像恐龍滅絕,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化石一窺牠們的樣貌。 磁碟片也是如此。以往個人電腦會配備兩台軟碟機,編號為 A: 和 B: ,如果有硬碟就編為 C: ,但因為硬碟剛出來時還很貴,入門機型並沒有硬碟。 程式是從磁碟片安裝到電腦,要 copy 資料也是得將兩張磁碟片分別放入A: 和 B:,再互相 copy。隨著技術演進,如今電腦已不再有軟碟機,但是硬碟編號仍然維持從 C: 開始,就連貯存檔案的圖示天也都還是用 3.5″ 磁碟片的樣貌。如果這個傳統一直流傳下去,會不會有一天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歷史會押韻,回顧微軟帝國的崛起

去年底 ChatGPT 橫空出世引起熱烈反應後,OpenAI 的最大金主微軟立刻乘勝追擊,先於二月初宣布將把 ChatGPT 背後的技術整合到搜尋引擎 Bing 與瀏覽器 Edge,接著在三月中公布整合 AI 的 Microsoft 365 Copilot,可自動產生文稿、簡報檔、統計圖表,還能回覆郵件、整理會議記錄。一週後,又宣布 Bing 也能根據輸入的文字生成圖像。 如我二月初那篇〈微軟帝國 2.0?〉所說,當年微軟挾著作業系統的獨佔優勢,後發先至,一推出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與瀏覽器 I.E.,市面上原有的類似產品便一一倒下。微軟帝國所向披靡,直到它誤判情勢,在搜尋引擎與行動裝置這兩塊疆土鎩羽而歸。但如今它取得 GPT-4 這項利器,是否又會憑藉 Office 軟體的絕對優勢,橫掃對手,建立第二帝國? 歷史是否會重演尚不可知,不過歷史卻常常押韻。這次微軟的絕地大反攻,其實與當年崛起有些類似之處,現在來做個回顧比較,還蠻有意思的。 Altair 8800 1975 年 1 月號的《大眾電子學》(Popular Science) 出刊,封面照片是一台方方正正的電子儀器,正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開關與小燈泡,看起來毫不起眼,不過標題卻相當高調:「世界上第一台堪比商業機型的迷你電腦套件——ALTAIR 8800」 是的,當時還沒有所謂的個人電腦,電腦是給軍方、學校、研究機構或中大型企業所用的昂貴設備。第一顆商用微處理器是 Intel 於 1971 年 11 月推出四位元的 4004,規格陽春,主要用於計算機或微波爐之類的電器用品。半年後,Intel 推出八位元微處理器 8008,雖然有幾家機構用來做成微電腦,也只停留在原型機階段,並未商品化。 有些業餘玩家會自行將微處理器和電子元件兜在一起,做出有簡單功能的電子裝置,但這仍稱不上是通用型電腦,而且要自己銲接電路也相當麻煩。如今 MITS (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 推出 Altair 8800,可輕易組裝成微電腦,還能視需要擴充周邊設備,用的還是 In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