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stein tiles wirh reflected tiles

2023年十大科學新聞

2023年十大科學新聞

2023年十大科學新聞

一、發現「愛因斯坦地磚」

用地磚鋪滿一個平面有各式各樣的拚接方式,最簡單的當然是用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正六邊形拼接,但這樣太過單調無趣,因此自古數學家們就嘗試用兩種以上的不同幾何形狀來鋪滿平面,尤其伊斯蘭學者更是在建築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這樣雖然大大增加了美感,卻仍有明顯的規律性,同樣的圖案不斷往四周延伸,也就是所謂的「週期性重複」。那麼是否有「非週期性重複」的拼接方法?

數學家在1964年找到了這種拼接方法,不過需用到20,426種地磚,後來又簡化到103種形狀。因為對黑洞的研究而獲頒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潘洛斯(Roger Penrose),於1974年又進一步發現兩種地磚形狀,可以非週期性地鋪滿整個平面。這令人不禁要追問:是否可能減少到只用一種地磚?由於德文的「一塊石頭」(ein stein) 和「愛因斯坦」(Einstein)同音,因此這種假想中的地磚也叫「愛因斯坦地磚」。

大部分的數學家直覺上都認為不可能有愛因斯坦地磚,不過退休的印刷技師史密斯(David Smith)在2022年發現一種13邊形,這種形狀和其鏡像的組合(也就是地磚的正面和反面)似乎可以不重複地完全鋪滿。但他無法加以證明,於是求助於另外三位數學家。2023年3月,他們四人發表論文證明史密斯的確找到了愛因斯坦地磚。

緊接著在5月,他們又發現不需要鏡像就能不重複地鋪滿平面的方法,而且這個13邊形還可以再變形出一系列的愛因斯坦地磚。誰能料到,長久以來普遍認為不可能的數學問題,就這麼解決了,而且破解的還是一位把數學當閒暇興趣的業餘玩家。

二、成功從太空將電力傳回地球

太陽能是取之不竭的乾淨能源,不過由於日夜交替與天候因素,太陽能板所能產生的電力終究有無法突破的上限。布署在太空的太陽能板就一天24小時都會受到日照,如果能將所產生的電力送回地球,不就可以大幅改善能源問題?

這個科幻作品中早就有的構想如今終於證明是可行的。2023年6月1日,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宣布他們成功從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太陽能演示器一號」(Space Solar Power Demonstrator-1, 簡稱SSPD-1),將太陽能轉換的電能,透過微波傳送到地面上的指定位置。

加州理工學院的「微波陣列傳輸電力低軌道實驗」器材內部。
圖片來源:加州理工學院

雖然這項「微波陣列傳輸電力低軌道實驗」(Microwave Array for Power-transfer Low-orbit Experiment, 簡稱MAPLE) 還只是概念驗證,要提供足夠電力仍有許多工程問題要克服,但這已為太空太陽發電邁開重要的一步。

三、室溫超導體成真?

2023年7月27日,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團隊發表論文,宣稱發現一種以銅摻雜鉛磷灰石的合成材料”LK-99”,在常溫常壓下就有超導現象,也就是零電阻以及完全抗磁性。這則新聞一出立即轟動全球,因為如果屬實,那麼從能源、交通、醫療,乃至各種電子用品及電氣設備,都將產生革命性的躍進,徹底改變人類的科技文明。

韓國團隊宣稱是室溫超導體的LK-99。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立即進行實驗加以驗證,結果發現LK-99並不是超導體,只是具有一定的抗磁性。韓國團隊宣稱的重大突破終究是烏龍一場,室溫超導體這個聖杯還有待科學家們繼續追尋。

四、探測器首度在月球南極成功著陸

2023年8月23日,印度的「月船3號」(Chandrayaan-3) 成功在月球南極軟著陸。由於月球的兩極地區崎嶇不平,又有巨大的隕石坑,較不容易著陸,因此之前美國、蘇聯及中國的登月任務都是選擇較為平坦的中低緯度區域。如今印度不僅成為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更是史上首度在月球南極登陸。

印度之所以選擇較困難的月球南極,是因為2008年發現那裏的隕石坑底下蘊藏豐富的水冰。水不僅可以供太空人飲用,經電解處理成氧氣和氫氣後,還可分別供太空人呼吸及作為火箭燃料,是建立月球基地的必要資源。而且隕石坑周邊高聳的山峰一直受到陽光照射,宛如永晝,在峰頂上架設太陽能板,便能為月球基地提供源源不絕的電力。

印度的月船3號成功在月球南極軟著陸;這是其月球車所拍攝的登陸艇。
圖片來源:Wikipedia

接下來其它國家當然也將陸續進行登陸月球南極的太空任務,尤其這次印度全部才花費7,500萬美元,倘若藉此低廉的成本為其它國家提供登月服務,勢將改變原本由少數強國把持的生態,展開新一輪的太空競賽。

五、人類祖先曾瀕臨滅絕

現在分布全球的人類都是源自五萬年前至二十萬年前,陸續走出非洲的智人;他們取代了更早離開非洲的尼安德塔人,卻也因為混血而把尼安德塔人的部分基因留傳了下來。

若更往前推,智人和尼安德塔人在70萬年前有共同的祖先,當然也算是我們人類的祖先。根據刊登於2023年8月31日出刊的《科學》期刊的一篇論文,人類的祖先在90萬年前曾急遽銳減,僅1.3%倖存下來,繁衍的個體數量最少時只有1,280個,而且接下來 11萬7千年都沒有再擴增。

這個數字實在令人觸目驚心,在那麼長的時間裡,倘若有嚴重一點的危險或災難,人類祖先就從此滅絕了。這也讓人不禁省思,高達98.7%的人類祖先之所以消失,肯定是環境變遷所致,如今人類造成的地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重,我們豈能不積極挽救,以免重蹈瀕臨滅絕的覆轍。

六、NASA回收探測器採集的小行星樣本

小行星探測器「歐塞瑞斯號」(OSIRIS-REx)於2016年發射升空,2020年10月降落在小行星貝努(Bennu)表面,成功採集了170克的樣本,隨後飛返地球。

2023年9月24日,歐塞瑞斯號在距離地表10萬公里處釋放樣本艙後,隨即飛往另一顆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樣本艙安全降落在猶他州,NASA人員回收後將分析樣本的成分,以了解小行星貝努的組成。

NASA人員前往取回裝有小行星貝努(Bennu)樣本的樣本艙。
圖片來源:Wikipedia

貝努在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就存在了,從它的成份可以有助於了解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目前初步確認貝努有豐富的含水礦物及有機化合物,似乎呼應了小行星在數十億年前撞擊地球,帶來水分與生命形成所需的物質。

歐塞瑞斯號成功帶回樣本,代表日後可以同樣方式取回更多天體的樣本,揭露更多宇宙奧秘。

七、首度為單一原子照X光

用X光照射原子排列整齊的晶體,位於不同位置的原子所散射的X光互相干涉,而形成明暗相間的繞射圖案,便可從而得知晶體的結構。若是想直接觀察材料表面凹凸不平的細微形貌,則可以使用掃描穿隧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不僅能觀察到原子層級的差異,甚至還可以移動原子的位置。

X光繞射技術主要用來分析晶體結構,無法檢測單一原子;STM雖然能觀測到單一原子,卻無法判別是何種元素的原子。2023年5月31日出刊的《自然》(Nature) 期刊,俄亥俄大學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發表他們結合STM和同步輻射X光的技術,首度成功拍攝單一原子的X光照,並能判讀出原子的物理化學特性。

不要誤會,這不是像人體的X光照那樣,直接看到原子內部,而是偵測X光照射原子後所產生的變化。不同元素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使得經過的X光光譜在特定波長出現暗線,該團隊便是如此從一個鐵原子和六個铽原子形成的環形結構中,判別出何者是鐵、何者是铽,並得知兩者如何形成彼此結合的化學鍵。

首度呈現單一原子的X光照,亮點即是一個鐵原子和六個铽原子形成的環形結構。
圖片來源:《自然》(Nature) 期刊

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檢測出極微量的元素,也可以幫助科學家設計材料;此外,或許就如同許多新發明,未來還會衍生出現在無法想像的應用呢。

八、 分子也可以量子纏結

量子纏結(也稱量子糾纏)是量子物理中最不可思議的現象之一,兩個粒子產生纏結後,只要量子態未被破壞,無論相隔多遠也會彼此影響,甚至不受光速極限的限制,宛如兩者有心電感應似的。愛因斯坦打死也不相信,沒想到後來的實驗卻不斷證明真的有量子纏結,其中的三位物理學家便因此獲頒202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量子纏結的特性可以用來打造量子電腦或進行量子通訊,目前主要是用光子、電子這樣的基本粒子,或是帶電荷的原子。分子則由於構造複雜許多,向來被認為無法形成量子纏結,事實上許多人做過嘗試也都宣告失敗。不過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23年12月7日出刊的《科學》期刊發表論文,宣布已經成功讓幾個單一分子形成量子纏結。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光鉗」讓分子形成量子纏結。
圖片來源:普林斯頓大學

除了挑戰不可能之外,用分子有什麼好處?事實上,分子構造複雜是其缺點也是其優點,因為分子可以在多種模式下振動和旋轉,因此有更多自由度可做為量子位元的編碼,特別適合於量子資訊處理以及複雜材料的量子模擬。

九、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歐盟的「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於12月6日宣布,2023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前11個月的的全球平均氣溫是攝氏15.1度,比工業化前高了1.46度。巴黎氣候協議所訂的目標是控制在1.5度之內,因為科學家們相信一旦都超過這個臨界點,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將大幅增加,嚴重威脅生態系統以及人類文明。

圖片來源: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即使不單看2023這一年,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在12月5日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也顯示,2011至2020年是地球陸地和海洋有史以來最熱的十年,氣候變遷、冰川流失以及海平面上升,也都在這期間以最急遽的速率發生。

12月在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簡稱COP28),雖然有120國同意2030年再生能源擴增兩倍、50家石油公司承諾在2050年前讓甲烷排放歸零、60多個國家簽署要在2050年前將冷氣相關排放減少68%(另有美、英、法等23個國家呼籲讓核能在2050年前增加三倍,但這並未納入正式決議),然而就像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時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COP28的決議究竟將來是否真能落實,就有待觀察了。

十、AI,還是AI

2022年11月ChatGPT橫空出世,宛如真人般的應答讓人們嘖嘖稱奇,但由於不時仍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在很多人眼中,人工智慧還只是新奇有趣的玩意兒,並未認真看待。

然而進入2023年後,技術與算力的提升加上各方積極爭搶市場,勢不可擋的AI浪潮很快直撲而來。

——微軟推出Copilot,將GPT技術整合到Office、Outlook、Team 等軟體以及雲端服務,讓使用者無需轉換,就能隨時藉由 AI產生文本或得到所需的資料。

——Google的Gemini能聽能看,展現了極具彈性的綜合能力。

——Meta、IBM偕同Intel、AMD、等企業與研究單位合組開源AI聯盟。

——特斯拉展示了人型機器人。

除了這幾大巨頭,其它在醫療、金融、自駕車、……等各種領域,也都已經引入AI技術。凡此種種說明了自2023年起,AI開始全面性地進入我們生活之中。

參考資料:

  1. Inside Mathematicians’ Search for the Mysterious ‘Einstein Tile’ | Scientific American
  2. In a First, Caltech’s Space Solar Power Demonstrator Wirelessly Transmits Power in Space | www.caltech.edu
  3. LK-99 – Wikipedia
  4. Chandrayaan-3 – Wikipedia
  5. Human ancestors nearly went extinct 900,000 years ago (nature.com)
  6. Osiris-Rex: Nasa’s asteroid mission gathered ‘smaller sample’ – BBC News
  7. World’s First X-Ray of a Single Atom Reveals Chemistry on The Smallest Level : ScienceAlert
  8. Physicists ‘entangle’ individual molecules for the first time, bringing about a new platform for quantum science (princeton.edu)
  9. 2023 on track to be the hottest year on record, say scientists | Climate crisis | The Guardian
  10. https://csr.cw.com.tw/article/43473

更多文章

© 2021 張瑞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