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鏡下,細胞現身
1664年11月3日,29歲的虎克(Robert Hooke)在英國皇家學會向台下的科學家們展示他的畫作;這可不是一般的肖像畫或風景畫,而是人類從未見過、也是肉眼無法辨識的各種微物。 出生於1635年7月18日的虎克自小體弱多病,父親在他13歲那年過世後,他便隻身來到倫敦謀生。虎克先當了一年畫家學徒,才就讀西敏公學,接著在1653年進入牛津大學。兩年後波以耳(Robert Boyle)前往牛津設立實驗室,表現優異的虎克在師長的介紹下,擔任波以耳的助手,協助製作實驗器材;其中他所改良的真空幫浦,讓波以耳得以完成氣體實驗,提出波以耳定律。 雖然名義上是波以耳助手,其實虎克自己就能獨立進行實驗,他於1660年從彈簧實驗發現虎克定律,並早於惠更斯發明鐘錶的擒縱輪與螺旋平衡彈簧。1662年,英國皇家學會獲得英王正式認可後,立即聘請虎克擔任實驗審查的負責人。